讀書日
環境法基本理論研究

環境法基本理論研究

  • 定價:560
  • 優惠價:9553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50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重在談大陸環境法,並借鑑日,韓,美英,挪威,芬蘭環境法內容,並未談到台灣環境法。)本書簡介:本書是一本以環境法基本理論為研究物件的學術論著。作者以科學闡釋環境法的基本理論為宗旨,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基本的研究方法,結合運用社會調查、歷史考察、比較分析、邏輯分析等方法,對環境法的調整對象、保護對象、調整方法、環境法律體系、環境立法體系、環境權、環境法的本位、環境法的功能,以及法律生態化等問題做系統、深入的分析,旨在為中國環境法的理論框架建構提供一個基本的思路。
 

目錄

序 文

第一章 環境法的概念 
一、環境法的名稱  1
二、環境法的定義  5

第二章 環境法的保護對象 
一、法的保護對象  19
二、環境法保護對象的界定  21
三、外國環境法的保護對象  26
四、大陸環境法的保護對象  34

第三章 環境法的調整對象 
一、傳統法學理論關於法律調整對象的認識  39
二、環境社會關係——環境法的調整對象  41
三、人與自然的關係與環境法的調整對象  47
四、客觀認識環境法的調整對象  50

第四章 環境法的調整方法 
一、法律調整方法與環境法的調整方法  59
二、環境法調整方法上的不同認識  62
三、傳統法律調整方法——環境法的基本方法  66
四、生態化方法——環境法特有的調整方法  70

第五章 環境法律關係
一、環境法律關係的概念  75
二、環境法律關係的特點  76
三、關於環境法律關係的幾種觀點  78
四、環境法律關係的構成  79

第六章 環境法律體系和環境立法體系 
一、環境法律體系的概念及其構成  92
二、環境立法體系的概念及其構成  94
三、環境法律體系和環境立法體系的區別與聯繫  96
四、中國的環境法律體系和環境立法體系  98

第七章 環境法律責任 
一、環境法律責任的概念及特徵  105
二、環境民事法律責任  114
三、環境行政法律責任  124
四、環境刑事法律責任  134

第八章 環境權
一、環境權的生成背景與人權屬性  143
二、環境權的基本涵義  147
三、環境權入憲的實證考察  162
四、環境權可司法性的障礙與發展趨勢  169

第九章 環境法本位 
一、環境法本位的概念  191
二、當代中國環境法制的實證分析——「義務本位」  198
三、「權利本位」——環境法本位的應然  213
四、從實然到應然——以權利為本位完善中國環境法制  225

第十章 環境法的功能 
一、生態文明與風險社會的變遷  239
二、多元利益調整及環境法的功能結構  244
三、社會變遷中的環境法功能建構路徑  251
四、影響環境法功能建構的幾對範疇關係演變  256
五、社會變遷中的環境法功能運行趨勢  261

第十一章 環境法的人文精神 
一、問題的緣起  269
二、人文精神是環境法合理性的內在根據  279
三、環境法之人文精神的理性塑造  287
四、環境法之發展趨勢前瞻——人文精神的彰顯  309

第十二章 環境正義與法律表達 
一、環境正義——正義的一個新面向  316
二、環境正義對法律表達的需求  323
三、環境正義法律表達的界限  327
四、環境正義法律表達的關鍵  346
五、環境正義法律表達的方式  356

第十三章 法律生態化 
一、生態化的基本涵義  361
二、法律生態化的概念  371
三、法律生態化與法律社會化  382
四、法律生態化的特徵  394

第十四章 環境習慣法 
一、問題的提出  399
二、環境習慣法的歷史演變及啟示  401
三、環境習慣法的表現型態  414

第十五章 全球環境法 
一、全球環境法與法律的全球化  431
二、全球環境法形成的現實趨勢  438
三、全球環境法形成的法律文化解釋  455

第十六章 環境法律移植 
一、環境法律移植的客觀基礎和外在動力  471
二、環境法律移植對中國環境法發展的價值和意義  475
三、環境法律移植的特點和價值重建  478
四、環境法律移植與法律本土化  486
五、環境法律移植與中國環境法發展展望  493
結 語  496
後 記

 

序文

  考諸外邦,皆不逾百載;於神州大地,亦新秀未拙。此等情景,乃環境法學發展歷史之概略。覽國內環境法學之新近發展,從專業研究機構觀,最早唯有武大環境法研究所,自1981年建所以來,已三十又一載。武大環境法研究所之歷史,乃是中國環境法學發展歷程之縮影。建所伊始,武大環境法學人秉環境法治理想薪傳之新義,承中國環境法學開創之大任,精誠合作,勵精圖治。迄今以觀,所積之科研,令人欣慰。其間,尤以環境法學基礎理論研究為求索之方向。是書之內容,亦循環境法學基礎理論研究展開,逐精細雕琢,期成類中之鶴,以告讀者。

  是書之內容特色,最為顯著者當是學理性突出,以環境法學基礎理論為核心論題,且學理性與系統性相統一。申言之,是書具備下述特點:

  其一,環境法學基礎理論探討乃拙著之核心內容。環顧宇內,環境法學研究乃法學研究領域之新興科目,基礎不固,且理論框架亦待構建。故強基固本當為環境法學人學術研究之要務。是書研究之宗旨,旨在檢討環境法學基礎理論,諸如環境法之調整物件、調整方法,環境法之功能、本位,法權結構、環境正義以及環境法之人文精神等,以為環境法學學科強大之根本。

  其二,學理性為顯著之特點。一般言之,凡社會科學研究之高階,必有深刻之學理追問與形而上之思辨。此乃學術研究之魂魄,社會科學研究當具備並彰顯之。拙作之內容,皆以此大意為首旨。

  其三,雖凸顯學理性,亦不失內容系統性,且學理性與系統性之完備結合乃拙著之又一特點。究理論與實踐之關係,若缺乏理論之思辨,實踐將無以展開,且不得要旨。唯有以學理思辨為基礎,繼而推演,方可大用於實踐。如此之邏輯,適達馬克斯.韋伯所宣導之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之統一。

  時下環境法學之研究,多有弊陋。或將環境法學理論研究與環境法律制度建構等同視之,甚或顛倒主次。致此類研究循形式合理性而展開,僅注重制度研究之「抓手」,不僅表現千篇一律,缺乏學術研究之個體性,更易陷入「人云亦云」之泥淖,而遮蔽靈魂之自主性。或以「追星捧月」為己任,捕風逐影,求新求快,進而漸成「理論皆下品,唯有跟風高」之「時尚」,使得街巷碎語捷足大雅之堂,其結果必然無關環境法學研究之宏旨。

  拙著之草成,承眾弟子鼎力相助,可謂師徒合力、團結共志之成果。

  文章既出,作者隱退。是書或優或拙,寄望方家不苛批評指正。唯有此,方可不斷實現中國環境法學事業之繁榮。

康均心 著者謹識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4190942
  • 叢書系列:學術論文集系列
  • 規格:平裝 / 512頁 / 16k菊 / 14.8 x 21 x 2.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用一代人的努力終結氣候危機《再生》|自然科普展7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